中药黄几的功效与作用?

屠梦甜屠梦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芪,既是经方家的常用药,又是食疗家的常用药。无论在中医方剂中,还是在养身食疗方中,黄芪皆为补气要药。

黄芪,又名绵芪、黄耆,为豆科植物。中医认为,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凡气虚、久泻、畏寒、肢软,或自汗,或慢性腹泻,或子宫脱垂,或疮口难愈者,皆可选用黄芪。黄芪与党参,功效相似,都有补气之能,但黄芪,擅长固表止汗;党参,偏于养血健脾。

黄芪,生用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蜜炙能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黄芪,多煎汤内服,用量为9~30克。需注意,用人参者,不必用黄芪。阴虚阳亢者,单用本品有闭阴之弊,须配当归、川芎、地黄、白芍等同用。

生黄芪50克,加水适量,微火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面粉500克,和成面团,擀成面条,煮熟食用,一日一次,连服7~10日,可治小儿营养不良、精神呆滞、腹泻频作、形体消瘦者。

黄芪20克,羊肉200克,生姜、葱、盐、黄酒各适量。将黄芪洗净,羊肉切片备用。锅内加油烧热,放入生姜、葱爆香,投入羊肉煸炒,烹入黄酒,加适量清水,放入黄芪,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炖煮30分钟,调味即可,佐餐食用。常食羊肉补气益血、止汗缩尿,可治脾肾两虚形体消瘦、精神疲惫、汗多神衰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