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板怎么打磨?
水林最佳答案
直板打法是当今主流打法之一,技术动作多,击球弧线变化大,对器材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底板和胶皮。 首先说说底板。目前市面上的底板主要分为纯木底板、加碳底板和纤维底板。其中纯木底板又分为国产纯木底板和欧洲纯木底板;而加碳底板和纤维底板上一般都会有“C”或“F”的标志。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如何选购一块合适的纯木底板。
1.看厚度 市面上一般的底板厚度都为5mm左右(直板)或者6.0mm(横板)。不过也有一些特例,比如王皓使用的YE(杨影专用底板)就为7mm厚。如果是直板,而又比较崇尚速度和进攻,可以选择稍微厚一点的底板。如果为横板或者是偏向进攻的直板,也可以选择稍厚的底板。但如果打法和风格偏重于控制,就不建议用太厚的底板了,容易失去球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商家为了迎合市场,会推出定制底板,也就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定做厚度。所以如果有朋友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可以联系一下。
2.看材质 这是最容易分辨的地方。只要看清底板中间的位置是否有木纹就可以。如果有明显木纹的当然是实木底板,如果没有则是复合底板——即木板碎片合成。全实木底板手感好,但容易变形;而复合底板则不易变型且性能稳定。当然,全实木底板也有其特点,像七层纯木制造的蝴蝶王就具有不错的击球效果。 所以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全实木还是复合成型,都有其适应的消费者。关键是看自己更看中哪方面的性能。
3.看结构 这主要是看底板的板芯结构和层数。一般来说,同材质的板芯,层数越多,其性能越优秀。例如蝴蝶科的赛尔特、梅捷拉,七层纯木的斯蒂卡等。
直板球拍有接近期弧圈球时代性能的生胶海绵拍,也有速度和旋转均很出色的正、反面倒装海绵的快生胶拍。在使用中,根据对手的情况和本人的打法特点,在使用过程中有意识地磨削拍面,能使其保持始终最佳状态,并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
一、生胶拍的打磨
在海绵生胶拍的使用中,一般有“磨硬”和“磨软”两种用法。
(一)“磨硬”的用法
此种“磨硬”并非将拍面磨硬之意,而是保留胶皮凸起的颗粒感,但将颗粒磨钝些,并把胶皮底面磨得平一些、粗糙些,减少胶皮与球的摩擦性能,以获得较快的出球速度。
具体做法:在使用初期,用粗砂纸放在台面上,右手握球拍在上面用力前后磨;用木板托着粗砂纸,右手握球拍在其上用力来回磨;用胶皮拍面互相磨等。使用中后期,则用600号水砂纸泡水后,双手握拍在其上用力前后来回磨,或者用粗油石磨,并用刀轻轻刮去表层橡胶。这样磨削,使生胶的颗粒被磨削后粘上细小的石粉,使生胶表面变得粗糙,摩擦性能降低。使用此磨法的球拍,击球速度快,落点刁钻,弧线比较平,对手接起来很不舒服。如削球运动员马林使用的球拍就是这样磨削的。
(二)“磨软”的用法
此“磨软”并非将拍面磨软,而是通过磨削使拍面的摩擦性能增强,击球的旋转随磨削面不同而改变,保持一定的速度,控制的性能也比较好,使击球更具威胁性。
具体做法:在使用初期,用400号水砂纸泡水后,双手握球拍在其上前后磨削(磨削面应根据对手的特点和个人打法习惯而定,如果对手的来球下沉多,用拍面左上方磨削,击球后可产生向左侧上偏旋的效果。我方站位近台也可磨拍面正中偏左一些部位。如果对手来球上旋多,用拍面右下方磨削,击球后可产生向右侧下偏旋的效果,我方离台稍远也可磨拍面正中偏右一些部位),并用刀轻轻刮去表层橡胶;使用中后期如果对手接发球很硬,那么可将已磨削过的一面用600号水砂纸再用力磨削,使被磨削过面的纹理呈乱丝,摩擦性能增强,击球更有威胁性。如果对手接发球很转,也可用上述方法磨拍面的左上角或右下角。
二、快生胶拍的打磨
近年来,有一种生胶拍,正反两面均是粘正胶海绵的快生胶,正手用于反手推挤和弧圈球。
此种拍面在生胶胶皮下粘一毫米的海绵,在使用中磨削方法更富个性。
(一)对生胶拍面的打磨同上。磨硬:先用木板托着粗砂纸来回磨,然后用刀轻轻刮去表层橡胶和油石磨,击球速度非常快,落点刁钻,杀伤力强,但出球的控制性较差。磨软:拍面使用初期用400号水砂纸前后磨削,后期用600号水砂纸磨削,使击球的控制性好,落点变化多,旋转比磨硬的球拍强。用快生胶弧圈,应磨拍背面的胶皮。用400号水砂纸磨削,比红双喜快生胶原拍面打出去的弧圈球速度还要快,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但比生扣拍的快生胶控球性差,易失误。
(二)生胶快生胶拍的磨削面和海绵厚度,应根据对手的特点和个人的打法习惯而定。一般正手进攻能力强的,拍面生扣磨硬一些,快生胶磨软一些;弧圈球能力强的,生胶磨软一些,快生胶磨硬一些。如果对手弧圈球旋转强,生胶拍磨硬一些,快生胶拍磨软一些;如果对手拉弧圈球的落点质量不好,则生胶拍磨硬一些。
在使用快生胶生扣拍中,为减少击球失误,生扣磨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