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度在西安吗?

宗益茹宗益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建设核心城市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今西安城的东南郊,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遗址——长乐公主墓。这是公元619年隋炀帝的妹妹、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长孙氏的墓。这座坟葬制相当讲究,有寝殿、便殿、宫院等建筑,排列有序,中轴线分明。

从长乐公主墓向北500米,还有一座李唐诸王李元吉之妃卢氏(李世民之妹)墓。两座大墓都是仿照唐代帝王陵之规模建造,极具气势。

唐朝时西安就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当时的中国和西域各国交往频繁,商业非常发达。唐朝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设有市舶司,掌管关税和对外贸易。 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一个经济和文化中心,周边国家的人都来这里进行贸易往来。

宋朝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科技都超过汉唐,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地方,而西安正是这块宝地的核心所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初期,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免耕、广种、薄收等方式,促使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北地区因为水土保持良好,所以成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地,许多新式作物在这里传播开来。玉米、番薯就是在那时传到我国西南地区并逐步推广开来。

到了元朝,由于统治者推行军屯制度和盐铁官卖制度,导致商品粮和手工业品数量骤减。元灭金以后,在金中都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大量采集江南丝绸,制作奢华的衣物、用品。

明代朱棣迁都至西安后,陕西成为明朝的财政支柱,明廷在陕西设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征讨蒙古部族,又因甘肃巡抚管辖的地区多沙漠,人称“苦刺剌巡抚”。此外还设立了盐课提举司专管食盐专卖,开采潼关金矿。

这些经济部门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工矿业和商业的发展。

杜奇睿杜奇睿优质答主

其实,最早的“中国”指的是今河南一带,后来“中国”的范围逐渐扩大。西安在西周时候叫丰镐,丰京在沣水以西,镐京在沣水以东。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该地区被称作“长安”(意为“长治久安”),直到秦朝正式建都于此。西汉初建时,刘邦嫌长安城小,所以在长安东面新建了一座长安城,名为“长安东围”;为了与原来的长安城相区别,人们也就自然把它叫做“新丰”(后来汉高祖下令将旧长安城并入新长安城,只称长安);再后来,刘邦嫌长安城的北面空旷,便在那里兴建了一座“长安北围”,也就是后来的“长安新区”。

西安的名称变更多次,但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却从未动摇过。秦始皇建都咸阳、隋文帝建都大兴、唐太宗建都长安,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在西安建都过。1936年12月,西安和平解放,1949年5月20日,西安正式更名为“西安”。

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长安情结”,“长安”早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家国眷恋,印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