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五行属什么?
“文化”的五行属性是“水”“文”字在《易经》中属上爻,有“文明”、“天文”之义;在古代“文”与“章”通,即文字的意思,所以“文章”的本义就是文字列成篇章;而现代汉语里“文”字还有“文学”、“文凭”等义项,这些义项大多由“文献”、“文书”引申而来。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之一!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信息才得以大规模地储存和传播,才创造了今天的人类社会。所以文字的五行应该是“火”——火的性质是可以融化金属(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星称作“五曜”),而文字正是以火为属性的精神载体——它照亮了黑暗,温暖了心灵,才能一代代延续下来成为文明的火种和血脉。
“化”字的五行是“水”,“文而化之”也就是教化为仁之意——“化”字在古代还通“花”,“开花”即是“焕发”“展示”之意,所以“文以化之”就是用文教来感染教育人,使人像花儿一样绽放。 现在人们经常用“文质彬彬”来形容一个有文采且品行好的人,“文质”的五行都是“木”——“文质”指的就是“文德”和“品质”。 还有人用“行云流水”形容写文章写得手不释卷一气呵成,这个“行”字的五行也是“水”——古代汉语里有“行之有素”的说法(读xi),意思就是持之以恒地执行某件事。所以“行云流水”指的是文字就像云彩和水那样流畅自在而不停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