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字谜是哪里出来的?

苟思怡苟思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字迷”这一行当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人们把作诗填词称作“打油诗”、“打油词”,如果作得不像,别人就会嘲笑说“这简直就是在玩‘字迷’嘛!”,可见那时“字迷”这一行当已经出现了;宋朝时期,有皇帝亲自作“字迷”,记录在《宋史》中;到了明朝末年,文学家张岱写过一本名为《字谜》的书;清朝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方以智著有一本专门讲解“字迷”的书,题名为《字谜韵语》。。。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我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字谜书《文字游戏》,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和文物收藏家于省吾先生。

时至今日,“字谜”这一行当早已被电脑和互联网取代,人们已经很少接触手写纸质的“字谜”作品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字谜”是用引号标示的那类以文字为内容的游戏,而不是指“数字游戏”(比如24点)或者“字母游戏”(比如猜字母密码)-这类的数字或字母游戏并不属于“字谜”的范畴。

于老先生所著的《文字游戏》一书,共收录了300则“字谜”,这些“字谜”都是于老先生原创,书中对每一则“字谜”都注明了谜底和制谜方法,非常通俗易懂。 于老先生的“字谜”虽然只是使用了汉字的表层结构,但能够切合生活实际地体现汉字表意特征,别出心裁而且趣味性强。

比如,于老先生在一则“字谜”中写道:“小姑娘,穿红袍,戴着一顶小红帽,夜里出门偷西瓜,打着灯笼找不到。(打一字)”,谜底是“偷”字,制谜方法就是“离合法+象征法”。 再比如:“一把刀,顺藤摸瓜斩野狼(打一字)”“一个老头,不要头发,要个帽子,戴在头上,四边翘起。(打一字)”“一块田,水汪汪,中间长出草,打一农作物。(打一字)”… 这些“字谜”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和启发性,让人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和掌握方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