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手换了好几轮?

嵇钰辰嵇钰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历史来看,中国确实换过许多对手。 在秦灭六国之前,中原地区的敌人主要是西戎、匈奴等游牧部族;

在战国末期,中原地区的主要敌人是秦国和六国;

秦一统天下之后,东方六国的贵族残余和部分民众南渡长江,成为当时南方最强大的部族——百越部落的主人,而中原地区又出现了新的统一大国—汉朝。汉朝初年,西北的匈奴又兴起了。后来汉武帝时,汉军多次击败匈奴,匈奴向东迁徙,经过西域与中亚东迁的希腊-罗马文明互相接触(李陵之战)。

而同时期的亚洲西南部,则崛起了一个新的大帝国——安息(帕提亚)帝国。他们打败了东边的希腊-罗马帝国,并不断入侵汉朝的西域都护府。为了阻止安息帝国的东进,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组织起一支商队,率领着几百头骆驼和大批贵重物品(包括中国的丝绸)前往安息帝国的新首都泰西封。使团中的中国人被安置在城外一处华丽的寓所中,但商队中的女人们却被带到王宫里,受到安息国王的注目礼。当国王看到铺在地上以示尊贵的丝绸后,便询问来自天朝上国的中原人,这些丝织品是否来自一座名为“秦”的古城。 这是中原王朝首次了解到万里之外有一个国家称为“秦”,秦朝的史书由此而来。

随着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实际控制西域以后,这一带成为了汉王朝的附庸国。此后无论汉唐还是宋元,中原政权对西域的控制基本上没有丢失。因此除了短暂的外敌入侵或内战时期以外,西域各国大多时间都是作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存在。中原政权也基本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土地。

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中原地区面对北方以及西方外侵的同时,还增加了东南沿海叛乱问题需要镇压。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大清才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

班诗恩班诗恩优质答主

中国周边的地区,包括整个东亚地区,其实1945年以后就经历了几轮地区权力转移,一轮轮地换对手。

第一轮对手就是美、英、法殖民体系的衰败。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的注意力还在欧洲,美国、英国、法国的在整个东南亚的殖民体系还非常强,可以跟中国掰手腕。我们如果把中国跟亚洲的权力中心做一个比的话,当时的权力中心在哪儿呢?虽然名义上是日本投降了,但是整个东南亚的权力中心是在英法那里,美国还没有拿到手。殖民体系怎么衰败的呢?就是靠朝鲜战争。美国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根本就无心控制东南亚地区了。殖民体系的权力中心顿时就空了出来,民族解放运动瞬间就把它占了。亚洲作为整体,跟西方在权力的天平上,一下子就拉回来一大截。

第二轮对手就是日本。这一轮对手其实打得不多,就打了一个,就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虽然我们国内关注比较多,但就整个冷战来说,越南战争是小打,但是这仗对于日本来说是大打。因为朝鲜战争的时候,日本正在搞经济复兴,当时它主要的任务是复兴自己的经济,要搞自己的原子弹,它当时是这样两条路并走,但是受制于美国,原子弹它没有搞成。二战后历届日本政府的领导人,包括鸠山、池田,包括后来吉田茂,他心里都惦记着要搞原子弹。它经济复兴的政策和原子弹政策是并行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没有心思过来管日本,就放任日本干了。等到五六十年代爆发越南战争以后,日本要打仗。日本就是靠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后勤,当兵工厂,才奠定了自己是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越南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巨大的经济推动作用,但是日本在军事上没有能够趁这个机会上位,所以这轮对手最后是以平手告终。

第三轮对手,韩国和中国打平。到80年代中期,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是中美接近以后,东北亚地区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而且形成了中日韩三角。但是他们两个从80—90年代开始就是你追我赶,韩国当时很自信,自认为要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的霸主,要跟美国平起平坐,包括像卢泰愚总统这样的总统也是这么说的。他们觉得在经济上自己完全可以跟日本抗衡,而且超过日本。这个国家还一直有一个“民族优越论”,觉得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和俄罗斯,他们民族都不如自己先进,一直都有这个“民族优越论”,而且民族性格也比较内倾,不怎么好接触。这个国家跟中国之间是天生的对手,但这两国之间你追我赶互相看不惯的局面一直到了冷战结束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两个国家仍然在互相竞争,互相较劲,是对手的一对。这一对打得比较平,大体上相当,就是打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