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属于什么五行?
音乐是人文艺术,属“人文五行的“文”类; 但其创作主体是人,创作者的个体属性又导致音乐具有“命”和“性”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 先来说说什么是人文五行。
《尚书·禹贡》有云:“土、金、木、火、水五德宣流。”这里所谓的“五德”其实就是指五种德行或品质。东汉大儒郑玄为此作了注脚:“土德实,金德坚,木德仁,火德礼,水德信。”后来唐代的贾公彦进一步阐释道:“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故云‘五德’,此就五方之帝说。”
这就是说,土、金、木、火、水这五种物质(或者说五行),由于它们在属性上的不同,因而分别对应着五种德性和品性。这种“五行”与“五德”的对应关系被后世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因果律。如《周易·乾》:“乾,元亨利贞。”宋程颐注释道:“阴阳之气,循环无端,周流六虚,至大无外,谓之道。凡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天地之统,太极动静之机也。”所谓“元气”,实际上就是“阴阳二气”;而“亨”则是指二气畅通无阻地流转不息——这就是“元亨利贞”。如此说来,“元亨利贞”其实就意味着“阴阳消长”“运动变化”——这当然就是“发展”了。
再来看乐音所对应的五行。古人将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命名为宫商角徵羽。其中,“五音”中的“羽”属水;“四声”中的“去声”属水。《尚书·舜典》载:“诗言志,歌咏言。”孔安国注曰:“咏,诵其义。”可见,古人所说的“歌”其实是由“言”和“声”组成的——“声”即乐音(五音),“言”即是语言(四声)。这样,“五行”与“五音”就有了联系。
古人认为,人类的声音可以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礼记·月令》有云:“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岁福,礼天齐。仲春,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诣岳渎,毛血祀天地。季春,田猎习射,祀山川。”这就是说,从“孟春”到“季春”,随着时序的推移,天的意志通过“五音”中的各个音阶逐步具体化,最后由“人鼓腹发出”的声音具体地再现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