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字五行属什么?
“酥”字的繁体为“酥”,其部首为“油”部或“疒”部;在简体字下分别讨论二者在康熙字典中的属性及寓意。 1、“酥”的部首为“油”部的说法 在《康熙字典》中,“酥”的第一个义项是 “《集韵》苏胡切。同腴。本作蘇。詳後腴字注” [2];第二个义项则引证了《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原文见下文)。由此可知,根据《康熙字典》的定义,无论是以“酥”为部首组成的汉字、还是用作“酥”作为“腴”的异体时,其五行应属土[3]。
2、“酥”的部首为“疒”部的说法 根据康熙字典对“酥”的第二义项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将“酥”作为从“疒”的字看待时,其含义为 “又《玉篇》疏敷切。病名也,病久风羸瘦之貌。与疎通。” [2]由这段解释我们得知,此处的“疎”应为“疏”的通假,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当“酥”作为从“疒”的字来用时,其五行为金[4]。
由于康熙字典中将“酥”作为一个多音字看待,并且定义了其在不同的读音下的不同属性,所以为了更准确地判断“酥”的五行为何,我们先要明确它究竟是读作su (第二声)还是读作sū (第一声),并以此确定用哪个义项来判断它的五行属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以及各词典的释义可推测出,“酥”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一般读做 sū 而不是 su[5][6].
其次,我们在古文中也可以找到佐证,例如,在元杂剧中,作者就经常使用 “酥的滑” 这个词来表示 “光滑” 的意思,而在这类作品中,“滑”通常都读作 huā 而非 guà.当“酥”在古文中使用时也应读作 sū ,从而也证明了它在现代语境中也一般是读作 sū 的这一事实。
根据康熙字典中对 “酥”字的不同读音和义的详细定义,我们可以确定,当它读sū(第一声)时,其意为“油膏” “软脂” “肥肉”等,此时它的属性和“腴”相同,均为土行; 当它读su(第二声)时,它的意思是“枯槁” “憔悴” “衰弱” “稀疏”等,这些词语的含义均含有金形之意,故其五行应属金。综上,我们认为,在古代汉语背景下,“酥”字本身是一个既属土、又属金的五行兼备的字。那么当我们将它应用到具体的字中或是名字中去的时候,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一.当这个字里并没有其他土行的汉字出现,同时也没有含有金形的汉字出现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字是符合“酥”本身的属性的,即属于五行兼备的土金型。 二.如果这个字里存在一个以上土行的字时,我们就需要考虑是否要把“酥”的字形属性给去掉,因为这样会破坏整个名字或者字的五行属性。这种情况下,可以把“酥”换成另一个五行兼具的字,比如“陶”。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字整体地替换掉,但是这样的话可能就要重新组合其他的字眼,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了……总之,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吧!不过有一点很重要:无论你怎么换字,都不能违背了你起名字时的主要意愿哦~